生態優先,綠色發展。11月3日上午,集團向公司先進員工吳楷、張法健等個人及涂裝膠車間團隊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,以表彰他們在生產過程中“降低損耗,減少危廢”取得的突出表現。
據了解,對員工進行節能降耗方面的表彰在時利和集團已非首次。從2009年起,時利和集團便堅持生態優先,提出要將“降低損耗,減少危廢”作為企業各部門發展的管理改革目標,要求各部門在所有相關環節要降低材料損耗,嚴格控制危廢的產生,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的實際行動中。
“降低損耗,減少危廢”,這句話落到時利和集團的每位員工上,并不是一句空口號。這一要求提出后,公司各部門積極響應并切實執行,通過技術和管理的手段,提高了產品成品率,減少材料浪費、危廢產生,間接降低了生產成本,提高了經濟效益。
其中,人事部門將“材料損耗及危廢”作為定量指標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并制定了獎懲措施;化學品技術中心發揮技術優勢,制訂出相應的技術工藝方案,通過加強對品質的監控以及工藝配方的指導,確保產品各性能指標符合要求;作為生產制造部門的化學品車間,嚴格執行技術中心的生產工藝及配方要求,確保產品成品率達到100%,并改善生產過程的管理,比如做好改造液料發料計量設施等,減少危廢的產生。
時利和集團“降低損耗,減少危廢”這一企業政策的實施,不僅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,更筑牢了企業發展的基礎。據統計,2020年以來,通過近11個月的努力,時利和集團降耗增效成績凸顯,成品率大大提高,危廢的產生大大減少,至11月底止,已累計降低材料損耗900萬元,且通過對垃圾進行分類以及回收循環利用,工業危廢削減83%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多年來,時利和集團一直秉持綠色發展觀,通過種植大量樹木、鋪植草皮,實現廠區綠化覆蓋率高達90%;早在6年前,企業就淘汰了部分燃油汽車,引進12臺電動汽車作為行政公務用車;建成一座小型太陽能發電站,相繼安裝了50支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,并完成了廠區所有照明設施節能化改造。此外,自今年7月份始,廠區全面實行垃圾分類制度。未來,時利和集團還將實施廠區內雨水收集處理,實現循環利用。
“我們要盡力做到發展與環保并舉,效益與發展雙贏,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?!?/span>時利和集團常務副總彭新強發出號召,動員所有員工都要行動起來,通過降低損耗,減少危廢,提升企業效益,減輕環境負擔,讓企業永葆競爭力和生命力。